2021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積極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展現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為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中國將設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以下簡稱聯合國全球知識中心)和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新助力。這要求我們借助聯合國全球知識中心等平臺,加大全球地理信息公共產品的創新與供給力度,更加深入地參與全球治理。
全球地理信息公共產品(global geospa-tial public goods)是指能夠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或個人共同消費或享用的地理空間數據、信息及知識類產品。以往,這一領域長期被歐美國家壟斷,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缺乏全球地理信息公共產品的創新與供給能力,嚴重影響其在國際治理中的話語權與參與能力。近年來,我國有關部門開始重視并開展了相關工作,例如自然資源部組織研制了多期全球30米地表覆蓋信息產品 GlobeLand30,成為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提供的首個全球性地理信息公共產品。但總體而言,我國在這方面的創新研發能力明顯不足,可供國際社會共享使用的產品數量也有限,供給服務機制尚未真正建立。這與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難以有效助力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究其原因,主要是全球性地理信息公共產品不同于傳統的國家公共產品,其覆蓋和受益范圍超過一個國家的邊界,對公共產品的設計研發、服務能力、資金保障、政策機制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從國家層面制定科學可行的發展戰略,整合多方資源,組建專業隊伍、研發高質量、多類型的全球地理信息公共產品,提供協同化、多元化的服務。為此,筆者建議:
首先,將全球地理信息公共產品研發與供給納入國家發展計劃。針對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碳達峰—碳中和”等主題,我國可以發揮比較優勢,制定提升全球地理信息知識創新能力、研發高質量多類型的全球地理信息公共產品的專項發展規劃,提出明確目標和任務,安排專項經費,落實責任部門,扎實推動實施;加大全球地理信息公共產品創新研發力度,設計和研發高質量、多類型的數據、信息、知識和服務類產品,打造覆蓋全球、服務國際、共享共建的地理信息知識服務平臺。
其次,借力聯合國全球知識中心這一重要平臺,推進全球地理信息公共產品的供給與服務。聯合國在我國設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這一機構,主要依托聯合國自身優勢和我國先進技術與基礎設施能力。為此,一方面我國要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積極地向聯合國全球知識中心提供先進適用的地理信息知識產品與服務,協助其開展面向發展中國家的能力建設、面向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技術服務等,使聯合國全球知識中心真正發揮作用,避免空轉。另一方面,我國也可借助于聯合國廣泛的國際聯系網絡和國際號召力,構建合作網絡,整合國際資源,為我國地理信息成果、企業走出去創造條件。
最后,加強專業隊伍與運行機制建設。目前,我國缺乏從事全球地理信息公共產品創新研發的專門隊伍和持續的資助機制,應創新組織架構與運作模式,成立與聯合國全球地理空間信息管理專家委員會(UN-GGIM)對口的中國專家委員會,將我國該領域的有關單位和專家組織起來,從以往臨時性的參會(與)到常態化的深度思考與參與,從散兵游勇式到集團軍作戰,從被動式的應對到主動式參與;應根據全球地理信息服務的遠景規劃與近期急迫需求,開展全球地理信息公共產品與服務的頂層設計與創新研發,不斷地推出中國產品、服務,提出更多中國方案,發出更多的中國聲音。
創新研發全球地理信息公共產品,助力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地理信息及相關領域的重要努力方向。我們應謀局造勢,借力發展,把好牌打好,把大事辦成。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來 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聯系人:樊先生
手機:15332429288
電話:029-87333855
郵箱:381838@qq.com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桃園北路鑫苑中心